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 万晓东 李建)为确保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消费安全,京津冀地监管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市场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部门天津市市场监管委、联合河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节日消费提示。发布
一是元旦理性消费。节日期间,春节商家五花八门的期间促销活动较多,面对优惠、消费买一送一、提示清仓、京津冀地监管返券等促销打折活动诱惑,市场应保持头脑清醒,部门冷静选择、联合货比三家。发布选购商品时应详细查看产品说明书、销售授权证书、产品质量合格证等相关证明;要看清弄懂促销活动的具体规则、有效时限等内容。
二是严防陷阱。节日期间,消费者在吃、住、行、游、乐、娱等消费活动时,要警惕商家虚假承诺等“忽悠”陷阱。应充分了解商家的信誉和经营状况,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签订书面合同,载明收费标准、服务项目、退款规则等重要内容。发现商家违反合同约定,及时提出解除合同并退款,避免产生个人经济财产损失。
三是节约消费。新春佳节,走亲访友、家庭聚餐,应积极倡导节约、共同拒绝浪费。倡导选购包装简约适度、绿色低碳产品;自觉抵制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过度包装的礼盒商品;拒绝购买所谓“特供”“专供”“内供”的酒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点餐、适量取食,如有剩余打包带走,做勤俭节约的消费者。
四是依法维权。妥善留存消费凭证,如合同、发票、付款记录等。如因价格欺诈、不公平格式条款、虚假广告等问题产生消费纠纷,应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请及时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等方式进行投诉举报,依法依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节日期间,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对节日市场食品等生活消费品的质量安全检查;加大对价格违法、虚假广告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监督执法;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快速处理消费者合理诉求,营造放心的节日消费环境。
责任编辑:吕成海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钟艺堃记者顾艳伟)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酒类市场经营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酒类案件6件,罚款 ...
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释放消费潜力,深圳市消委会开展了”寻找好品质出口转内销产品“活动。8月26日,深圳市消委会公布了儿童智能手表 、感应喷雾消毒器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关系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新学期开学之际,河北省市场监管局组织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对学生文具、婴幼儿专用衣物洗涤用品、防晒服等产品开展了质量 ...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为深入推进山东省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市场健康有序发展,12月19日,山东省委网信办、省市场监管局、省消费者协会联合举办山东省行业企业个人信息保护普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门槛低、流量大、推广成本低、互动性强的自媒体成为保险展业的新阵地,但也出现了部分自媒体无证经营、传播虚假信息、误导销售等现象,不仅严重损害 ...
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近日,深圳市福田区消费者委员会和宝安区消费者委员会公布的20款驱蚊环和驱蚊贴比较试验结果显示,1款产品含有对孕妇、婴儿小孩潜在危害的杀虫剂,其余19款驱蚊环和驱蚊贴未能达 ...